杜瑜皓IOI2015参赛报告2015-09-10 10:00:00阅读量:43274

 
 

Part 1

首先我感到很荣幸作为IOI2015中国队队员参加了这次比赛。同时感谢CCF的组织,领队老师们的付出,同学们的互相帮助和支持。

Part 2

26日是报到日,从北京赶到阿拉木图,中间在乌鲁木齐转机,在机场候机期间,碰到了澳门队的参赛选手和美国队的Demi和Richard Peng,进行了一下简单的交流。由于飞机延误,在当地时间12点也就是北京时间2点才到宿舍,安顿下来睡觉大概已经当地时间(下文默认时间为当地时间GMT+ 6)2点了。

第二天早上是试机,不到7点guide就来叫了,也不知道是为什么。吃完早饭后,就等在图书馆门口等待试机入场。试机赛的题目我们去之前看了一下,但是我最后一题的算法还是有很大的bug,最后cheat过去了。

下午是opening ceremony,也无非是一些歌舞表演,听不懂的讲话和各国队伍的亮相。我想大概其他国家运动员参加我国的比赛是可能也是这种感受吧。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中国队按音序被放到了一个奇怪的位置,既不是PRC也不是China,后来据我们推测这是按当地语言排的顺序,中国在当地语言中首字母为K。

晚上虽然十分疲惫,但是寝室的高温和没空调无法让人入睡。所做的只是期盼太阳早点落下去,让寝室温度尽量低下来。这样等到了八九点钟,可能从未如此迫切地等待过天黑。

接下来就是day 1了,不到7点guide就来叫了,也不知道是为什么。吃完早饭后,就等在图书馆门口等待比赛入场。然而其他很多队都回到了寝室休息。大概由于双方语言水平都不行以及guide的性格,我们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一定的障碍。以至于后面多了很多不必要的等待。

我看到题目时,发现boxes前面几天刚好做过完全一样的题,然而记着领队说的要开场通读题目的教训,才没有去尝试5分钟过掉这个题。然后看了scales和teams,一眼看上去teams更可做一点,然后马上写了个贪心。对于剩下的部分,难度好像超出了我的预期。一开始我以为是要使用更巧妙的贪心方便维护,也做了一点错误的尝试,后来想了一会儿想了用dp+Hall定理的做法。结合这两个做法,虽然时间复杂度很高,但还是得了77分。并且我看反馈只有1个测试点超时了10%,但是尝试调整阈值,优化常数都没有效果,并且这个时候评测反馈大概有15分钟的延迟。于是开始去做第二题scales,这是个出乎意料的简单题,但是不那么好写,加上反馈很慢,花了看上去比较长的时间。在此期间使用黑科技卡常数过了第三题。然后慢慢地等待评测队列,慢慢地收拾了一下东西。

接下来就是excursion,不到7点guide就来叫了,也不知道是为什么。吃完早饭后,就等在图书馆门口等待大巴。然而其他很多队都回到了寝室休息。乘缆车爬山什么还是挺excited的。下午是马戏团,不过从晚上开始肠胃就不太舒服。

接下来就是day 2了,不到7点guide就来叫了,也不知道是为什么。吃完早饭后,就等在图书馆门口等待比赛入场。然而其他很多队都回到了寝室休息。不过我在6点就醒了,本来还想再睡会儿,却出现了上面的一幕。早上感觉肠胃不太舒服就吃了点胃药,但是效果不大。早饭过于油腻不敢吃太多。所以在进场时大概已经处于空腹饥饿加反胃想吐的状态。这个状态一直伴随着度过了几乎整个考试,以至于基本上无法专注于比赛,用残存的意识做了前两题。脑子处于停滞状态,第二题能做的只会不停地跑数据找规律,然后观察性质,但是花了太多的时间,已经无力回天。最后由于太过慌张,最后5分钟处于无法思考状态,没有做出最后一题的第4个subtask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
本来还指望没有那么多的人day 2能满分,后来发现想太多了。最后第4名草草收场。回去一个人思考了会儿人生,然后笑着接受他人的祝贺,一个人的悲伤总不太洽于这个气氛。

接下来就是excursion,早上的情况和之前几天完全一样。第二天的excursion有点不尽人意,白天去了一个奇怪的地方,然后下午去博物馆的时间也不充裕。那天听说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,亲身经历了阿拉木图的条件,感觉确实还是祖国好一点。

最后一天早上是奇怪的体育活动,完全不知道为啥guide还是不让我们睡懒觉,事实上时间充裕的很。下午是闭幕式,首先我觉得这个team photo是个极其莫名其妙的活动,大家在外面等了1个多小时,然后都没站好就草草拍了张合照。然后颁奖的时候感受了一下颁奖从前往后颁,还有金牌27个人一起上台的壮观景象。值得一提,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第一名的韩国选手最后一个上台,然后成功地站到了舞台最边上。晚上全寝室断水,也许主办方觉得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干旱的气候了吧。

最后一天我们到了领队的宾馆,以及顺便去了超市,然后就回去了。

期间一些细节能体现出主办方应该很努力地在想组织好这个活动。比如在excursion和告别晚宴带领选手去外面就餐改善伙食。在大家上下车时用警车封住了整条道路,虽然代价是结束后长时间的等待。刚来寝室时候发现插头坏了,即使凌晨1点仍然叫人过来修理。平时还有人来打扫房间。大概是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吧,还是出了很多偏差。

Part 3

整个比赛过程中,我们和很多队伍进行了交流,印象最深的是加拿大队的张亦潇,他组织了一些大家一起的活动,包括Mafia和算163点,还见识到了10张牌算五位数这样神奇的玩法。第一天excursion时还一起爬山。

然后和美国队加拿大队其他队员也进行了一些交流,以汉语为主,他们一起交谈时说的英语很快,确实听不太懂,在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时也出现了一点障碍。

私下还和伊朗队,台湾队,日本队,去年的满分选手Ishraq Huda以及一些其他国家的队员进行了一点简单的交流。

看到了很多队的选手参加了IMO和IOI,感觉自愧不如。一方面在中国竞争很激烈,另一方面就是自己在高中时没有太明确的目标,浪费了太多的时间。

Part 4

这次IOI对我来说是不太开心的经历。首先我们和guide之间沟通不那么顺畅,并且没有那么活跃的交流,导致和guide之间关系不那么好,并且guide给我一种很刻板(过于拘束了大家的自由活动),并且过于守时(会提前很多时间让大家出来,然后等待)的感觉,造成了很多不便。

然后主要是第二天的考试日。我在考场上甚至怀疑会呕吐然后不能继续进行比赛。尽管最后的结果不算差,但和我预期的差了很多。正如领队老师们所说的,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环。我会想起近一年的比赛,大概没有一次是以很好的身体状态去应对的,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也不会很好地照顾自己,去适应环境。最后直接造成人生中最后一场OI比赛在梦游中度过了,也算是自食苦果,并给自己留下了不能弥补的遗憾。有的时候总感觉艺术作品以悲剧结局或者不那么完美更有美感,但是在自己身上,还是不能去坦然地欣赏了。不过感觉排在前面的,特别是第一名的韩国选手确实实力很强,我在好的身体状态下也不一定能一个小时做完前两个题。

这场IOI也算是我国IOI队近年来比较差的成绩。首先这和我们这些选手的训练程度和方向有很大关系。然后和国内选拔的一些弊端密不可分。出题人疏于算法竞赛已久,为了提高题目难度,经常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偏题怪题(特别出现在难度层次超过NOI的比赛中),和算法竞赛题毫不相关暂且不说,有些和OI题都格格不入。大家多年努力的结果甚至命运掌握在一群人随机式的心血来潮之中。反观其他国家的题目,虽然不难,但是准备得很充分,有些题设计的知识面不多,但是有思维难度,需要选手去思考,去发现一些东西,比如日本就每年有精心准备的通信题。这都是国际比赛命题的主流。还有国内的评测方式落后,滞后至少5年水平。NOI等系列比赛,不支持捆绑测试,还是几个点几分这样比较原始的给分方式。经过了多年的努力,终于有了简单的feedback大数据支持,然而和真正的比赛还是有差距。并且国内的比赛还是有一些奇怪的提交答案题(比如noip题十合一),这样的题目除了让选手花时间在这个题上,对于思维能力和一些NPC问题的近似解算法考察没有任何作用。大家总理所当然地认为要有提交答案题,但是这样的题目意义却越来越不明确了。而现在IOI更多的是交互题,有些国内的选手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题,就更别谈去很好地解决这种题了,而国内从评测到命题都是一片空白。总之国内比赛从命题到比赛过程到评测都不令我愉快。我觉得我国OI制度上是不先进的,所占的只是人口基数大的优势而已。

这些东西的改进,是需要很大的努力的。要上层政策的制定,环境的开发,命题管理团队的努力一起配合。至少从冬令营CTSC三场,到后来加入了清华集训,从没有反馈到提供大样例,在大家的努力下,还是能看到国内的OI比赛在慢慢地进步。

无论如何,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。OI和算法竞赛都不将是我人生的主要部分。在大学里,又会有新的东西等着我。